你的位置:

Bet体育365下载 > 新闻动态 >

  • 并轨第二年, 即使企退事退养老金调整统一, 差距也还存在

    发布日期:2025-07-19 08:05    点击次数:62

    2025年是养老金正式并轨的第二年,接下来就是并轨之后的第一次养老金调整。

    但如今6月过去了,也依然没有人社部发布的相关养老金调整权威消息公布,让一些退休老人等的有点心慌了。

    目前能确定的是财政部曾提及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加大补助。

    按理说,并轨之后,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统一养老金调整标准了。

    养老金的调整测算和发放的难度就下降了,为何今年反而养老金调整延后了呢?

    小编认为即使企退和事退统一养老金调整标准,不同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差距依然存在,延迟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养老金调整标准统一了,并不代表养老金发放变成平均主义。

    今天小编围绕养老金调整方式和标准,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分析下企退和事退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变化,方便大家理解养老金调整的复杂性和差异化。

    假设同一地区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有相同的35年工龄。

    基本养老金领取水平企退人员是4000元,事退人员是5000元。

    普惠定额调整对比

    定额调整讲究的就是一个普惠性,让同一地区退休人员享受相同额度养老金调整。

    这一调整走的是平均主义理念,让每一个参保退休人员,共享地区经济发展红利。

    在省级统筹基础下,企退和事退统一调整标准,定额调整并不会放大不同退休群体养老金差距。

    虽然现在还是省级统筹,不同地区定额调整水平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等养老金全国统筹完成,定额调整就是真正的人均相同的养老金调整方式。

    真正会带来差距的是主观性比较强的挂钩调整。

    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差距。

    在渐进式延迟退休落地之前,养老金缴费年限最低要求是15年。

    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年限就具备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至于15年之后,你缴不缴纳社保,主要看个人意愿,不会强制要求。

    这就会带来同一地区,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差距。

    在并轨和统一养老金调整标准之前,同样35年工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涨得多一些。

    并轨和养老金调整标准统一之后,大家都按照实际缴费年限或者视同缴费年限算,差距就会缩小,企退人员也会涨得多一些。

    在多缴多得的公平原则下,缴费年限越长,或者连续工龄越长。

    每年养老金挂钩年限和视同工龄的调整,涨得养老金就会越多,也会拉开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养老金差距。

    再一个,由于之前双轨制的存在,机关事业单位有独立的工龄退休金制度。

    而后又有了企业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养老保险的存在。

    在并轨之前,企退、事退、农退就有三个不同的养老金领取群体,三者之间养老金差距很大。

    在相同条件下,事退养老金大于企退养老金,企退养老金大于农村地区养老金。

    并轨十年过渡期,差距虽然缩小,但却没有完全抚平差距。

    今年即使公布了养老金调整的全国参考比例,地区挂钩调整比例也相同。

    由于并轨前不同退休群体基本养老金的差距,挂钩基本养老金调整就很难实现真正的趋同。

    基本养老金水平高的,养老金挂钩比例调整,上涨的就越多。

    举个例子,企退人员4000元和事退人员5000元养老金,都是挂钩调整比例3%,养老金调整差额就有30元了。

    长期积累下来的调整水平差距就放大了。

    至于倾斜调整,这是常规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额外上调,不具有普惠性。

    只针对少部分特殊群体比如高龄群体、艰苦地区退休人员,特殊贡献群体等,没有对比的必要。

    退休人员也会有疑惑:

    既然并轨之后,养老金调整标准统一,差距也还存在,那并轨有什么用?

    并轨和统一调整的作用

    并轨和统一调整的作用是阻止养老金差距进一步放大。

    并轨和统一养老金调整标准虽然不代表养老金发放大家都一个样,实现平均主义。

    但却可以阻止不同退休群体养老金差距的放大。

    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退休中人。

    从统计局公布的养老统计年鉴报告来看,结合历年养老金调整和平均水平数据。

    从双轨制时期到并轨完成,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从2013年的不足2000元。

    到现在企退职工群体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超过了3000元。

    同时在保低限高原则下,也防止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太大,促进公平性。

    在并轨实施过渡期,体制内职工不再享受工龄退休金制度,需要自己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这也遏制了体制内和体制外后续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的持续放大,并减轻了财政压力,真正实现社会化养老。

    并轨之后,旧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和标准取消,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和调整标准,遵循普惠性和多缴多得原则。

    这既兼顾了公平性,又鼓励积极参保群体,有利于社保养老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应对老龄化社会矛盾。

    什么时候养老金能实现平均主义?

    养老金要实现全国发放水平相同,消除地区差异,仅仅是并轨和统一养老金调整方式是不够的。

    关键还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局部性。

    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围绕核心一二线城市展开,这就造成了城市养老金高,偏远县城和农村地区养老金低的不均衡现象。

    城市圈经济模式和湾区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让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但离真正的“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发展还很远。

    还需要实现乡村振兴,让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和资源能够重新回到乡村和县城,实现本土就业和发展。

    一步步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同步发展,才能离养老金平均主义越来越近,这也是养老领域的“共同富裕”。




Powered by Bet体育365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